废物,你们好吗? 作者: 梁启超 山西人民出书社
内容简介
1948年4月1日,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评选揭晓,81人中选,其中人文组的28人中,有兄弟两人同列榜上。四十五年后的199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评选中,他们的一位弟弟又名列其中,中选院士。
一门三院士,何等景物,何等令人羡慕。这在其时的中国科学史上绝无仅有,即即是放之于世界,也是屈指可数。
三院士为谁?
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
对不熟悉科学史的人来说,三人也许几多有点陌生,但他们的父亲却是谁也都知道的,这即是鼎鼎台甫的梁启超梁任公。
任公育有子女十四,成人者九,除此三子〔梁思成(二子)、梁思永(三子)、梁思礼(八子)〕因列名院士而爆得台甫外,其余六子也各有成绩。
长女梁思顺,自幼聪慧,还在很小的时候,课暇之余,曾编有词选《艺蘅馆词选》,颇受时界好评。
四子梁思忠,先后结业于美国弗吉尼亚陆军学院和西点军校,后加入十九路抗战,可惜因病早逝。
三女梁思庄,一生致力于图书馆事业,是公认全国首屈一指的图书馆专家。
五子梁思达,结业于南开大学经济系,曾加入编写《中国近代经济史》一书。
五女梁思懿,即任公信中的司马懿,结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历史系,曾任职于中国红十字对外联络部,恒久从事对外友好联络事情。
六女梁思宁,任公常称其为六六,早年投奔新四军,是陈毅手下的“特殊的兵”。
昔人言:苟不教,父之过。梁家满门俊秀,自然与任公的言传身教息息相关。
任公虽然忙于政治,却丝毫没有疏于对孩子们的教育。任公对自己的卓越智能信心满满,一心想把子女导向正确的思想和行为轨道上,给与适当的教育,为他们将来铺路,使他们都有好的职业、婚姻,乃至前程。正如任公自己所言:“我的生活内容,异常富厚,能够永久坚持不厌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我每历若干时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我虽不肯你们学我那漫溢无归的弊端,但最少也想你们参采我那烂漫向荣的优点。”
保存至今的400余封家书中,满是父亲对孩子的期许,学者梁容若曾说,“(任公)有一部分口语信件,自然真挚,充满情趣,可以说是绝代妙文。有些寄给子女的信,看出似乎是模仿谢婉莹女士《寄小读者》的笔调。文坛名宿梁任公,追随后进的胡适之,从风而靡,这是有人指出过、惋惜过的,却绝料不到悄悄的他正在向小子女行辈的少女作风看齐。任公的进取、虚心、无我,真够令人惊叹了。”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梁启超是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深度加入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厘革的伟大社会运动家。他和康有为、严复等人的著作与思想,将中国思想界从原来一池死水似的状态中挣脱出来,中国近代的大厘革由此拉开序幕。
(2013年1月15日 转载于新浪念书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