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英)丹尼尔•博尔 著,林旭文 译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书社
内容推荐
我们欣赏梵高的《星空》,陶醉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面对白雪笼罩的山峰,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所有这些体验都离不开意识。然而,意识具有主观性,属于个人经验,很难准确掌握。恒久以来,哲学家们都声称,意识太神秘了,科学无法洞悉意识。
神经科学家丹尼尔•博尔在《贪婪的大脑:为何人类会无止境地寻求意义》一书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意识运作模式,他的看法与古板的哲学看法完全差别。博尔认为,意识是大脑的产品,随着知识积累,意识也在生长。意识实际上是一个思想工厂,是经过精心选择的、致力于立异的精神空间。意识的主要任务是发明深层结构。
博尔的意识运作模式解释了我们的大脑为何会贪婪地探寻信息,尤其是那些具有模式的信息。好比,当生理需求获得满足后,我们会玩填字游戏和数独游戏。从生物学角度看,玩这些游戏只是在浪费时间;但在博尔看来,这种探寻结构的行为有重大的进化意义。正是这种对结构模式的探寻,引导人类发明了火,学会耕作。
本书将认知与创立力相联系,为解开意识这一科学谜团提供了一种奇特的见解。
作者简介
丹尼尔•博尔
1997年获得牛津大学哲学与心理学学士学位,1998年获得剑桥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博士学位。博尔一直以来专注于用神经科学的要领研究大脑最庞大的想法及其爆发历程,并与英国著名的脑科学专家阿德里安•欧文(Adrian Owen)和约翰•邓肯(John Duncan)在剑桥大学医学研究理事会认知与大脑科学研究中心一起事情达十余年。博尔还为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科学美国人》等撰写科普文章。《贪婪的大脑:为何人类会无止境地寻求意义》是他的第一本科普脱销书,上市伊始即获得《华尔街时报》和《生物学人》等公共及专业媒体的一致赞誉,并入选2012年《华尔街时报》专业书评人的最值得阅念书单。
(2014年3月18日 转载于豆瓣念书)